Chinese
Lectures

at
China Institute

About the Lectures

Lecture Schedule

Upcoming Lecture

 

Speaker: 陳煒智
May 24, 2003


 

 

東尼獎巡禮:百老匯音樂劇場發展(續篇)

Focus on the Tonys: March of the Musical Theatre (II)   

 

華美協進社 ( China Institute ) 主辦的《中華文化系列講座》第八期第八講于五月五月二十四日星期六下午兩點至四點舉行。主講人為陳煒智。他的講題是“東尼獎巡禮:百老匯音樂劇場發展(續篇)”。


無論美學品味的高低,美國影藝學院每年頒發的奧斯卡金像獎無疑是全世界最知名的電影藝術獎項。同樣地,由美國戲劇協會(American Theatre Wing)設立的「東尼獎」,則是最為劇迷們所熟知的劇場藝術獎項。

「東尼獎」(Tony Award)是「安東娃奈特裴瑞獎」的簡稱,由美國戲劇協會為紀念該協會創始人之一的安東娃奈特女士而設立。一九四七年四月六日,第一屆東尼獎於紐約華爾道夫大飯店揭幕。自此,這個類似「豐年祭」的活動便一年一年地流傳下來。東尼獎其實並非大家所想像的那麼-偉大」。它的獎勵範圍相當有限-只有在紐約市曼哈坦島上的「百老匯劇場圈」演出的特定節目才符合參賽資格。儘管如此,每年在這區區三、四十間戲院中上演的連台好戲,仍舊主導了全球大半觀劇人口的注意力。尤其是百老匯的靈魂—音樂歌舞劇,更號召了來自世界各地許多一輩子從沒進過劇院的觀眾到此朝聖;東尼獎音樂劇類的競賽名單也因此成為票房的風向球。

東尼獎發展至今,已經堂堂邁入地五十七個年頭;觀察歷年的音樂劇入圍、獲獎名單,不啻是一部現代音樂劇場簡史。從一九四九年第一個正式頒發的最佳音樂劇《刁蠻公主》(Kiss Me Kate)、一九五年襲捲所有音樂劇競賽項目的《南太平洋》(South Pacific),到年前威震山河的《獅子王》(The Lion King)、《金牌製作人》(The Producers),以及今年穩如泰山、勢必奪冠的《霹靂髮膠》(Hairspray)等等,音樂劇藝術發展的起承轉合歷歷在目。

本次演講便將以「東尼獎」近六十年來的重要發展為一專題,從而進入百老匯音樂劇場的世界。同時亦將透過討論東尼獎獲獎記錄保持人—名製作人兼導演哈洛普林斯Harold Prince)其人其作,側面探索東尼獎與美國商業劇場藝術的整體運作之間的關係。普林斯一九二八年出生於紐約,到目前為止一共得過二十座東尼獎,一九九四年華盛頓的甘迺迪表演藝術中心更授與他傑出表演藝術家的殊榮。這位在二十世紀後半獨領音樂劇風騷的劇場人,徹底改變了百老匯、乃至全球音樂劇場的面貌。從五○年代的《西城故事》(West Side Story)、六○年代的《屋頂上的提琴手》(Fiddler on the Roof)、《酒店》(Cabaret)一直到九○年代末的《大遊行》(Parade),無論票房成功與否,「普林斯製作或執導」這個品牌一向都擁有令人驚異的質感。

這位被稱為「製作人中的製作人,導演中的導演」(a producer’s producer and a director’s director)的超級大師,向來備受重視,此次專題可望是紐約地區首度以華文將這位偉大藝術家介紹給華人觀眾的呈現。

陳煒智生於台北,獲紐約大學電影專業碩士學位。他長年從事對中國電影歷史、美國音樂劇場發展、以及美國歌舞電影的研究,著作常載於各學術期刊、媒體及網路專欄。陳煒智98年與友人合辦「音樂劇祕密花園」網站,多次獲評為全球華文世界最優秀之相關藝術站台。陳煒智先生現在也在紐約一家廣播電臺作音樂節目的主持人。陳煒智先前曾在《中華文化系列講座》中作過多次有關中國電影和美國音樂劇的講座﹐受到廣大聽眾的熱烈歡迎和一致好評。

 


©2003 Chinese Lectures at China Instit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