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美協進社(China
Institute)人文學會將于五月七日,星期六下午3﹕30至5﹕30,邀請鄭岩﹑蔣英炬主講《中華文化系列講座》。他們的講題分別是:《東漢墓葬藝術》與《漢代畫像「樓閣拜謁圖」》。
鄭岩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歷史學博士。曾任山東省博物館副館長及研究員。現為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原美術史系)教授。曾為美國芝加哥大學美術史系訪問學者和華盛頓國家美術館高級視覺藝術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
著有《龍虎塔》﹐《中國表情》﹐《魏晉南北朝壁畫墓研究》等專著﹐發表過多篇有關考古與墓葬藝術的學術研究文章。
本次講座中﹐鄭岩將介紹陝西旬邑百子村東漢壁畫墓的特色。例如該墓葬甬道外的題記與東漢晚期舉孝廉制度的關係﹔墓葬後室的神主圖像為認識早期祭祀禮儀與偶像關係提供了重要材料﹔首次出現于墓葬中的“畫師工”形像﹐可與《後漢書》趙岐傳的記載對讀。此外﹐一組署有畫工﹑寫工題名的陶俑﹐點出了匠師在壁畫創作中的角色和意義﹐並使得專家們反思以往關於墓葬與禁忌的論點。
蔣英炬﹐畢業于西北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教授﹐山東濟南石雕藝術博物館名譽館長﹐山東省文協主席﹐中國漢畫學社副社長。著有《漢代畫像石與畫像磚》,
《漢代武氏墓群石刻研究》﹐《 漢代的小祠堂》﹐《 山東漢畫像石選集》 等多部專論。
蔣英炬在本次講座為聽眾分析漢代畫像“樓閣拜謁圖”的意義。在漢代石祠堂的畫像中,其后壁中央有一幅樓閣人物畫像,一般稱之為“樓閣拜謁圖”。畫像中,樓閣旁邊往往有一棵大樹,樹上有鳥或猴,樹下或樹旁有張弓射鳥人、系立的馬和停著的車;樓閣下還有一列車馬出行隊伍﹐皆各有寓意。樹木射鳥意味著“射爵射侯”﹔大樹下停放的車、馬,含有“致仕懸車”之意﹔而標榜著祠主做官﹐衣錦還鄉、光宗耀祖的車馬出行等,丰富和美化了受祭祠主的尊榮富貴。作為廣大人群樂于接受的圖像,具有較廣泛的意義和象征性。
講座中兩位專家還將以多幅幻燈圖錄為例﹐佐證講解﹐介紹以往鮮為人知的漢代祠墓壁畫﹐歡迎各界人士前來聽講﹐一廣耳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