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Lectures

at
China Institute

About Renwen Society

關於人文學會

Lecture Schedule

文講座目錄

Upcoming Lecture

下次講座

 

Speaker: 劉夢溪
Date: Thursday, Oct. 21, 2010, 6:30 pm-9:00 pm

 

 求同存異——中美文化模式談

劉夢溪

 

繼于丹教授1020講座後,華美人文學會和佩斯大學孔子學院再次聯手合作,特邀國學大師劉夢溪教授于1021日晚在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做題為“求同存異——中美文化模式談”的講座。劉教授講座前,來自南京師范大學的一個師生表演團還將為聽眾獻上一場中國民樂表演。哥倫比亞大學亞太發展學會是此次活動的協辦單位。 關於南師大表演團的演員名單、照片和演出節目,請按演員和節目

 

劉夢溪,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文藝學和藝術學兩學科博士生導師;《中國文化》雜志創辦人兼主編。1966年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語言文學系中國文學專業。後歷任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中國文化》暨《世界漢學》雜志創辦人、主編,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兼職教授,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專聘教授、文藝學學科博士生導師,中國華夏文化研究會學術委員,中日韓東亞比較文化國際會議(常設)執行理事。1964年開始發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主要著作有:專著《論陳寅恪的學術創新與研究方法》、《漢譯佛典與中國的文體流變》、《王國維與中國現代學術的奠立》、《傳統的誤讀》、《中國現代學術要略》、《紅樓夢與百年中國》,編著《中國現代學術經典》(35卷,3000萬字)、《中華文化通志·藝文典》(10卷,300萬字)等。 

 

講座概要:盡管人類在文化方面、文明方面還有很多不同的東西,但在人類生命存在的基本價值面前,人類的共同之處是非常之多的,這不是以國家、民族作為分界的。當前我們重建傳統的過程當中,一定不要忘記我們是世界大家庭的一個成員,人類文明當中一些共性的東西、共相的東西,我們也不可以例外。從文化學的角度來看,“求同”比“立異”更重要得多。雖然我們做學術研究不能不區分出“異”來,“理一”還得“分殊”,這是宋儒的觀點。但區分“異”的目標結果是為了求其“同”。從歷史上來看,以前的兩個模式,一個是歐洲的模式,那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現代化的模式;第二個就是北美的模式,它也是對現代化影響最大的一個模式。但是,當東亞興起之後,特別是中國興起之後,人們在探討有沒有第三種現代化的模式?

 

此次活動將在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主樓Zankel Building的125進行。地址是Teacher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525 West 120th Street,New York, NY 10027。

 

 活動免費。因座位有限,請預先訂位。訂位電話﹕ (646) 912-8861。網上訂位請填下表。

Unless you hear from us, please consider your online registration confirmed.

 

Register for this Lecture (Code 102110)
 



©2003 Chinese Lectures at China Instit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