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和日文的书写系统具有一些共同点,其共同之处在哪?
有何独特呢?华美人文学会特邀瓦萨学院(Vassar
College)万百安教授(Bryan W. Van Norden)于美东时间8月13日晚8时至9时半(北京时间8月14日早8时至9时半)做专题讲座,解说汉字的不同类型(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历史演变(甲骨文-金文-篆字-楷书),以及其在中国和在日本的使用异同。通过此次讲座,万百安教授将为我们理清一些以往对汉字的模糊认知。
万百安博士,美国瓦萨学院(Vassar
College)詹姆斯·门罗·泰勒哲学讲席教授(James Monroe Taylor Chair in
Philosophy)、武汉大学哲学院讲座教授。曾获富布赖特奖学金、美国人文研究基金及美隆研究基金,并被《普林斯顿评论》(The
Princeton Review)评为美国最杰出的300名教授之一。撰写、主编及翻译十余部关于中国哲学的专著,包括《中国古典哲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Classical Chinese Philosophy)《哲学上的拨乱反正:多元文化哲学宣言(Taking
Back Philosophy: A Multicultural Manifesto)《中国后期哲学读本:汉朝至二十世纪》(Readings
in Later Chinese Philosophy: Han to the 20th Century,与
Justin Tiwald
合著)《中国古典哲学读本》(Readings in Classical Chinese Philosophy,第二版,与
P.J. Ivanhoe 合著),以及最近出版的《大众古文:零基础学习者指南》(Classical
Chinese for Everyone: A Guide for Absolute Beginners)。万百安教授的诸多书籍和文章被翻译成阿拉伯语、中文、丹麦语、波斯语、德语、韩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和土耳其语等多国语言。他在《纽约时报》上发表过多篇专栏文章,并编写了一个关于孔子的Ted-Ed
视频,其观看数超50万次。
此次讲座将用英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