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
獨特的東方藝術
獨特的跨文化對話
美國學者 Conrad Schirokauer
在他的《中國文明簡史》一書中說﹐“中國的上層文化是具有高度視覺性的﹐而最高形式的藝術則是書法”。畢加索說﹐“如果我生為中國人的話﹐我會作書法家﹐而不作畫家”。上述引語充份說明中國書法在世界藝術領域裡的重要性。
以中國漢字為素材的中國書法藝術,是炎黃文化的審美表徵,表現出中國藝術最瀟洒,最靈動的自由精神。從最早的甲古文至今,她已經經歷了5000年的歷史風雲;
從字型的拙樸渾穆,到筆飛墨舞的線條律動,她刻記了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的精神軌跡,
也深刻影響了東亞各國。中國的文字是一種獨特的藝術,她除了用字型傳遞信息外,還具有造型審美的功能。有學者說,中國書法是中國各類藝術中的核心,是領會中國藝術的門徑。
當代的中國書法到底有哪些流派和新發展,現代人怎樣理解什麼是
“書法”? 西方人能夠欣賞和接受中國書法藝術嗎?
中國書法課開設在美國大學反應如何?
他們能不能用毛筆創作中國書法作品?
西方當代抽象表現主義畫派究竟是如何從中國書法的黑白與筆墨中,
找尋他們藝術創作的秘密武器?
屠新時先生從科羅拉多州丹佛市專程來作這次演講,就是要向大家介紹有關書法新發展,
大學裡的書法課學習狀態,將向來賓展示當代中國書法代表作品和西方抽象表現主義畫派的作品,它們之間的聯係和本質上的不同點。
屠新時,現任美國《中美郵報》社長, 總編輯、納羅帕大學和科羅拉多学院中國書畫課特聘客座教授、科羅拉多州州長亞太裔顧問委員會委員, 美中交流協會會長、落基山中國書法研究會會長、中國炎黃文化研究會理事。
自1970年“文化大革命”期,師從著名書法家胡問遂先生,1982年加入中國書協上海分會。1981-1987年間,任上海《青年一代》雜誌記者、副主編(刊物當時每期發行超過500萬份,列全國報刊之首);1987年秋赴美留學,1990年獲得紐約州立大學社會學碩士學位。
他在十多年旅美人生歷程中,以中華文化為底蘊,實踐“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以極大的熱情和使命感在海外介紹傳播中華文化藝術。
1994年7月4日,他在美國中西部丹佛市創辦了中文週報《中美郵報》,八年來,報紙成為美中西部地區華人社區與主流社會的鈕帶與橋樑。他訪問了世界十多個國家與地區,參加各種國際學術及文化藝術活動。近年來,他在擔任報社總編輯,大學任教的同時,默“墨”耕耘,參加了數十次國內外的書法展和學術活動,並多次獲得金、銀、優秀作品獎。1998年6月,在美國和北京中國美術館,分別成功舉辦了“屠新時旅美十年書法展”。
他在大學講台上與西方平等對話。1997年春季起,他在美國納羅帕大學開創
“中國書畫課”,將藝術與文化哲學相結合,成為一門正式選修課,受到美國學生的歡迎和大學校長的稱讚。他的書法作為給美國總統的禮品送進了白宮。 1997年榮獲美國名人研究學會
(ABI) 頒發的「國際文化成就獎」。
他數件書法作品被美國丹佛市藝術博物館和上海圖書館等正式收藏.
丹佛市藝術博物館中國館目前的“二十世紀中國書畫”, 展出了屠先生的兩幅書法作品。1999 年12月,
應上海對外文化交流協會之邀 , 參加了「走向新世紀---上海國際書法邀請展」。
之後,
在上海圖書館第一展廳,上海海外交流協會、上海市書法家協會等主辦的「跨越千年—屠新時旅美書法展」和系列中西文化演講活動,得到文化藝術界的好評,上海教育電視台還拍攝播放了
“亦中亦西穿梭人”電視專題片。2002年4月,
特赴紐約聯合國總部,
贈送“和而不同”書法作品給安南秘書長。
1998年5月,
他的書法和散文專集《書法與中國大智慧》由嶺南美術出版社出版,
他的新著: 精裝彩色版《書法易經》, 將由美國
SHYA 出版社2003年12月以中文英文雙語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