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譯工作是古時早有的。唐代稱外國使者來華為“重譯來華”﹐重譯即指口譯。但是﹐會議口譯卻是一門年輕的專業。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舉行的巴黎和會上﹐會議口譯才成為一門正式的專業。
現在國際會議﹐特別是重要的國際會議的口譯基本採用的是同聲傳譯。在1945到1949年對納粹戰犯的紐倫堡審判中﹐首次採用了利用麥克風和耳機進行英﹑法﹑俄﹑德四種語言的同聲傳譯。之後﹐同聲傳譯迅速發展﹐逐步取代了即席傳譯而成為目前國際會議口譯的主要方式。同聲傳譯的基本方式是口譯員從而耳機裡聽取發言人的講話﹐同時通過麥克風把講話已給與會者聽。對外界來說﹐基本上在同一時間把說話人的話翻譯成另外一種語言似乎是一種不可思議的謎。那麼﹐作“同聲傳譯”的口譯員又是些什麼樣的人﹖
2月26日星期六下午兩點至四點﹐華美人文學會特邀聯合國高級口譯陶見章主講同聲傳譯的秘辛與門道。
陶見章生于上海﹐長在香港﹐受英國教育。72年來紐約並加入聯合國中文口譯組﹐開始了他在聯合國的口譯專業生涯。83年獲高級口譯員職位。87年取得紐約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陶見章的口譯工作範圍涵及聯合國所有議題﹕從安理會具高政治敏感度的伊拉克與中東會議﹐到許多條約最終簽訂﹐乃至特別預算審查﹑武器系統﹑環保﹑國際貿易法等等。他多次受聯合國委派出國工作﹐如參加92年于巴西里約熱內蘆的國際環境發展大會和今年一月在毛里求斯舉行的發展中國家國際會議﹐並曾為參加聯合國50年慶的各國政府領導層與千禧年最高首腦會議擔任口譯。
聯合國工作之外﹐陶見章亦為與中國有文化﹑貿易往來的美國公司或協會﹐以及中美兩國間非正式的國家關係﹑外交﹑軍事對話擔任口譯。97年香港回歸時﹐美國廣播公司(ABC)特別邀請陶見章作新聞同聲傳譯﹐即時為美國億萬聽眾直播江澤民在官方慶典上的講話。
陶見章先生將在本次講座中介紹同傳工作的性質和特點﹑這一行業成立的歷史背景﹑介紹同傳在聯合國的運行﹐包括在大會﹑安理會的工作實況。並談論國際形勢的變化和中國的改革開放對同傳工作的影響。他還將介紹口譯員應具備的條件﹐以及這一行業吸引了些什麼樣的人。他亦將介紹他幾十年口譯生涯的個人經歷和體會﹐和為美國電視臺翻譯香港回歸交接儀式時的情況。講座過程中﹐.陶見章先生還將播放同聲傳譯員工作時的錄像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