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晨
在日益頻繁的國際交流中,翻譯作為不同語言之間溝通的橋樑,其作用不斷凸顯。而在翻譯行業中,同傳這個『工種』似乎最引人注目,同傳譯員反應神速,滔滔不絕於『暗箱』之中,總是給人幾分神秘的感覺。華美人文學會於2018年2月4日(星期日)特邀聯合國同傳、雙語平行敘事體《夥伴行》一書作者季晨先生分享他的口筆譯心得。
季晨先生畢業於南京大學外文系英專,留校任教並從事雙語辭典編譯,後在香港、英國從事口筆譯工作,曾參與《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OALD)第四版編譯,並擔任英國廣播公司國際電台(BBC
World Service)播音兼節目製作人,亦是英國外交部(Foreign
and Commonwealth Office)指定口譯員之一,為英中兩國國事級活動提供同、交傳服務。2002年起,在日內瓦為聯合國機構提供口譯服務,同時在大中華區服務於中國海外上市公司(聯想、中海油、中銀、民生銀行、神州數碼、大唐發電、中國鋁業、紫金礦業、網通、聯通、中國電力、TCL、中外運,等等),為其季報、中報、年報、股東會、董事會、特別董事會及相關國際會議,提供同、交傳服務。2015年正式加入聯合國,擔任總部全職同傳。
關於本次講座的內容,主講人季晨自我簡介如下:
我是『國際會議口譯員協會』會員(Member,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e des interprètes
de conférence)、『英國特許語言學家學會』高級會員(Fellow,
Chartered Institute of Linguists, UK),前者一目了然,就是同傳行會,總部設在國際機構雲集的瑞士日內瓦;後者的中文名是『英國特許語言學家學會』,其實是誤譯,這裡linguists是『語言工作者』之義,指在一線耕耘打拼的翻譯、外語教師及其他語言服務提供者。我正是這樣一位『語言工作者』,而不是從事理論研究的『語言學家』,故講座內容如標題所示,是純粹的實戰『經驗談』。
不過,細究之下,『經驗』和『談』,是一對矛盾。經驗源自實踐,須體驗->體會->體悟,而體悟所得,難以言傳。若非要談一談,只能隔靴搔癢,略述幾理:
哲理
人生大事有二:死生,苦樂。人生事業,命門亦有二:一、存在和存在感;二、苦樂辯證。翻譯也不例外,譯者終極關心的,不外乎這兩點。
存在和存在感,即對老師有交代,對考官有交代,對客戶有交代,對自己有交代。其中,『對自己有交代』,是密鑰,可啟堂室之門。
苦乎?當然苦。作者泣血,我瀝血。
樂乎?當然樂。樂,在其中。小小角落,朗朗乾坤。終於,無苦可言。
機理
翻譯是科學,也是藝術。科學性,謂『信』;藝術性,謂『雅』。左右皆臻,則謂『達』。如何操作?掰開揉碎再捏圓;食之,化之,復吐之。
生理
譯員都是衝鋒陷陣的『兵』。筆譯,在火線上生病、掛彩,尚可醫療後送,癒後補課;口譯嘛,會議主席驚堂木一敲,就不能倒下,光靠咬牙死扛,非長久之計。怎麼辦?
建議:打坐、打拳、打字。
(打坐,泛指各種形式的冥想;打拳,泛指各種有氧運動和/或帶有拮抗性的運動;打字,泛指所有形式的翻譯輸出。)
無理
拳無定法,譯無僵理。思想是活物,思想的表達也是活物,將活物摁進一個套路,不死即傷,不傷即畸。你是中國人,從事英漢、漢英翻譯,千萬不要把英語視作『外』語,這是潛意識的一個『坎』。它就是你的第二語言,左『國語』、右『國際語』,左右逢源,並逐步進入『念茲、在茲、常惺惺』的『譯痴』態,那麼你就可以超越『學』與『術』的繭縛,步入豁然開朗的新境界。
怎麼樣?覺得很枯燥?別擔心,這個講座奉獻的都是一些輕食,而且每一部分都有開胃菜和甜點--來自實踐,真人真事的『段子』!
講座免費。因座位有限,請預先訂位。網上訂位請點擊此處。
華美人文學會的地址是100
Washington Street, New York, NY 10006(入口處在40 Rector Street),
4、5地鐵到Wall Street下,1、N、R車到Rector Street下,A、C車到Fulton
Street下。人文學會電話﹕(646) 912-8861,電郵:learnedsociety@gmai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