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者个人信息

 

林东坡 ,男,19722月生。博士,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在全国及江苏省专业比赛中多次获奖。曾随江南丝竹演奏小组出访日本、德国等国家进行文化艺术交流。

 

 

 

 

 

 

 

 

 

 

 

许丁晨简介

19889月生于江苏宜兴。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学生、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China Nationalities Orchestra Society)竹笛专业委员会会员。

曾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艺术节“优秀演员”称号。全国第一届少儿民族乐团北京邀请赛一等奖。2005年获全国优秀特长生大赛江苏省高中笛子组一等奖,2006年获南京市民俗文化艺术节邀请赛一等奖。两次与访华的日本横滨山手中华学校(yokohama yamate chinese school)华乐团合作演出。2007年考入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同年获江苏省第二届竹笛邀请赛成人(专业组)铜奖,2008年获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首届音乐舞蹈节独奏二等奖,江苏省大学生艺术展演合奏一等奖。2009年在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厅成功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2010年获由中国艺术家学会、中国国学工程院举办的全国优秀艺术人才大赛江苏省选拔赛竹笛成人专业组一等奖,全国(北京)总决赛成人专业组一等奖。

 

 

 

吴子吟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学生。20027月荣获南京市小学生第二届器乐大赛民族乐器乙组二等奖;200310月在“中国(青岛)首届业余二胡选手大赛”中荣获二胡独奏二等奖;20057月参加江苏省中外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获得中外来宾的一致好评;现为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以及中国艺术家协会会员。

 

包琪  女,198812月生于江苏海门。7岁开始学习琵琶,多次获得市中学生文艺汇演一等奖。2005年参加“中华之星全国青少年才艺大赛,获南通市金奖,全国铜奖。并被学校选拔赴新加坡德明政府中学进行访问交流。

2007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085月参加江苏省大学生艺术展演获江苏省一等奖,同年获校“音诗画”才艺大赛获一等奖。

 

 

吴静玉

 

 

简历: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学生 。2005年2月在第八届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国际夏(冬)令营才艺比赛荣获初中组古筝一等奖;2008苏州市高中学生器乐比赛一等奖;2009年8月参加中国名族器乐学会举办的第三届雅韵杯全国古筝少年邀请赛荣获金奖;2010年5月或“茉莉花杯”南京师范大学古筝一等奖   江苏省古筝组优秀奖。

 

汪思婷

19891214日出生于江苏苏州。8岁开始学习扬琴,2008年考入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同年被评为“江苏省三好学生”、“百名学子之星”。担任音乐学院学生会科协干事,积极参加各类艺术实践活动,积累了丰富经验。

 

 

乐曲解说

 一、丝竹乐合奏
《苏堤漫步》                                                            顾冠仁

表演者:包琪 许丁晨 汪思婷   吴子吟 吴静玉

杭州西湖是中国的名湖。北宋时候,著名诗人苏东坡第一次来到杭州当地方官。觉得西湖比古代美女西施更美,便写下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句绝妙诗句。可是过了15年,苏东坡再来杭州当太守时,发现西湖长久不治,湖泥淤塞,决定要疏浚西湖,为杭州人做件好事。

然而,疏浚出来的湖草湖泥无处堆放,苏东坡决定考察西湖四周,看看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件事。 他突然听到柳林深处传来一阵渔歌声:南山女,北山男,隔岸相望诉情难。天上鹊桥何时落?沿湖要走三十三。苏东坡一听非常高兴,他认为,天上可架鹊桥,湖上难道不能修长堤?这样,既解决了湖上葑泥堆放场所,又方便了南北两岸交通,还可以成就南北男女的婚姻,真是一举两得啊!

“苏堤”现在是贯穿杭州西湖南北的通道,后人为怀念苏东坡浚湖筑堤的政绩,就将这条南北长堤称为苏堤。堤上有很多亭台花圃,既是交通要道,又是赏景佳处。春日之晨,六桥烟柳笼纱,几声莺啼,报道苏堤春早,有民谣唱道:西湖景致六吊桥,一株杨柳一株桃。”“西湖十景中的苏堤春晓就此而得名,而且为杭州八景之首。 

江南丝竹《苏堤漫步》,描绘了春日苏堤的优美风光和人们在苏堤散步奔跑时的愉悦。全曲节奏明快,曲调流畅,带给人们轻松活泼的享受。

 

 

二、     琵琶独奏
《阳春白雪》                                            

表演者:包  

 

阳春白雪是中国古代楚国的歌曲名。《楚辞》中记载,一次,国君楚襄王问大臣宋玉:先生有什么隐藏的德行么?为何人们不怎么赞誉你啊?宋玉回答说,有一名歌者路过楚国,起初吟唱"下里巴人",有几千人听懂并且热烈响应;当歌曲再增加一些难度的时侯,楚国能听懂的只有几百人;而当歌者唱高深的" 阳春白雪"时,能够听懂的不过几十人。

"阳春白雪"这样的歌曲越高雅、越复杂,能唱和的人自然越来越少,即“曲高和寡”。 宋玉用歌曲来巧妙地比喻他的品德。他的德行深,能理解他的人也就极少了。

后来的人们学习宋玉,并且习惯用阳春白雪来表示人们高雅的格调,以及有如“春天般”清新雅洁的音乐之声。

琵琶曲《阳春白雪》旋律清新流畅、节奏活泼轻快,生动地表现了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向荣,生机勃勃的初春景象。

 

 

三、笛子独奏

《姑苏行》                                         江先渭 

                                              表演者: 许丁晨

“姑苏”是“苏州”的别称。苏州、杭州自古被称为“人间的天堂”,那里有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绿柳红花,还有欸乃的小船、美丽的园林,一切都是那么的精致与美丽。

如果游览苏州,你就能感觉到在一个不大的空间里,景物的布置表现得循环往复、变化无穷。比如一条小路,看似不远,却总是像迷宫那样弯弯绕绕总也走不到头。

《姑苏行》为游览苏州之意。这首乐曲旋律优美亲切、风格典雅舒泰、节奏轻松明快、结构简练完整。它将带着您一起感受苏州的韵味。

 

四、二胡独奏

《二泉映月》                                           华彦钧

表演者:林东坡

中国著名的乐器二胡能够在世界上迅速传播、发展,与一首著名的乐曲有很大关系,它就是《二泉映月》。它的作者是一位盲艺人——华彦钧。

江苏无锡有一个景点“天下第二泉”。作为一个生活在旧社会最低层的艺人,华彦钧在寂静的深夜,经常独自到“天下第二泉”拉琴,倾诉他的孤独。他的邻居们,也在黑暗中默默倾听他的心声。

华彦钧有一位邻居,他在音乐学院学习的时候,演奏了华彦钧的《二泉映月》,引起重视。随后,音乐专家携带当时最先进的“钢丝录音”设备,抢救录制了这首名曲,从此《二泉映月》迅速传播开来。这位邻居黎松寿先生一直工作在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二泉映月》展示了独特的江南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它拓宽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

 

《赛马》                                              黄海怀曲

中国的蒙古族有一位英雄成吉思汗,公园1206年,为庆祝他统一蒙古各部落,人们举行了草原盛会“那达慕”。其中有三项著名的运动:射箭、摔跤、赛马被一直保留下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喜爱。赛马主要在儿童之间进行,它培养儿童坚强勇敢的性格,所以更加吸引人们的关注。

乐曲表现了蒙古族人豪放的性格、矫健的身姿以及热闹非凡的节日盛况。

 

五、古筝独奏

《茉莉芬芳》                                      何占豪 改编

                                                              表演者: 吴静玉

 茉莉花素洁、浓郁、清芬、久远,它的花语表示忠贞、尊敬、清纯、贞洁、质朴、玲珑、迷人。

在中国,人们表达爱情比较含蓄,经常以“茉莉花”作为暗示,例如歌曲《茉莉花》中唱道:“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开也香不过它,我有心摘一朵戴,又怕看花的人儿骂”。

因此,人们将它视为爱情之花,青年男女之间,互送茉莉花以表达坚贞爱情。它也作为友谊之花,在人们中间传递。

这首乐曲根据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曲调改编创作而成。乐曲清新淡雅,刻画了茉莉花高洁、出众的品格。

 

六、扬琴独奏

《三 六》                                          民间乐曲

表演者:汪思婷

 “三六”也叫“三落”。 “三落”是指主要旋律变化演奏了三次。江南民间家庭有重大活动,有请乐队助兴的习俗,并要求演奏的曲名要吉利。在江南的民间俗语中,“六”、“落”都读“luo”,由于“六”在人们的观念中代表吉祥,因此逐渐改为“三六”。

 

 

七、筝琶二重奏

《大浪淘沙》                                          华彦钧

表演者:包琪、吴静玉

“大浪淘沙”本义指只有在大风浪中的水域里,才能够洗净(净化)混入在沙石中的污泥浊水。作者华彦钧身世清苦,但性格倔强,从不愿违心做事。中国有句俗语:“乐品反射人品”,他将乐曲如此定名,是借以表达内心的情操。

乐曲本为琵琶独奏曲。由于古筝、琵琶有“姊妹乐器”之称,后改为筝、琶二重奏。乐曲旋律深沉苍劲,柔中带刚并富于感叹。时起时伏的音浪,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无限感慨和对命运的不屈态度。

 

八、丝竹乐合奏

《紫竹调》                                                    沪剧曲牌

表演者:包琪 许丁晨 汪思婷   吴子吟 吴静玉

《紫竹调》是广泛传播于江南地区的传统小调歌曲,在沪剧(上海剧)表演中被吸收作为“磨豆腐”劳动时所演唱的一支曲牌。演员在演唱时,双手摇曳做滤豆浆的动作。因为过滤豆浆的布兜时用两根斑纹竹杆支撑,演员演唱时就是握着这两根斑纹竹杆摇曳,这种斑纹竹杆叫做紫竹,从此这首民歌就被叫作紫竹调了。

紫竹调的旋律起伏爽朗,情绪乐观亲切,曲调一句一顿,节奏活泼明快,是一首有趣的乐曲。乐曲以二胡、琵琶、曲笛或齐奏、或轮奏旋律,以晶莹的琶音与之相和,颇具江南丝竹的风格。乐曲没有固定的版本,体现了最原生状态的民歌的特点。